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景君碑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0756
分享
643
粉丝
885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景君碑

历代书法秦汉书法景君碑此碑全称《汉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》,又名《北海相景君碑》。汉汉安二年(143)立,隶书,纵288厘米,横1056厘米,碑文17行,行23字。篆额汉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2行12字,碑阴有隶书54人题名。存山东济宁。碑文记景君殁后,门下属吏慕其德而为之树碑之事。景君,不著名字,北海任城(今山东济宁)人。尝属司农,官元城(今河北大名县东)令、益州(治滇池,在今四川晋宁县东)太守、北海相。汉安二年卒。此碑一反汉隶多方扁的特征,字形稍长,结体宽博,笔画平直方劲,有凌厉万钧之势。竖笔多作倒薤(悬针)状,在汉隶中独树一帜。明王世贞谓其书法故自古雅(《弇州山人稿》)。清孙承泽也称其方整有分法。王元美称之曰古雅,非溢美也。(《庚子消夏记》)。翁方纲云:元吾竹房(丘衍)《三十五举》云,隶书须是方劲古拙,斩钉截铁,挑拨平硬如折刀头,方是汉隶,此语惟是碑可以当之。(《两汉金石记》)杨守敬云:隶法易方为长,已开峭拔一派,郭兰石(尚先)谓学信本(欧阳询)书,当从《郑固》、《景君》入,可谓探源之论。(《激素飞清阁平碑记》)康有为云:古气磅礴,曳脚多用籀笔,与《天发神谶》相似,盖以和帝以前书皆有篆意。(《广艺舟双楫》)

返回顶部